张杜伦
法学17101班
西南政法大学2021级研究生
接受采访时,张杜伦表现得沉稳、有的放矢,这也足以想象他去年大半年那野心满满、放手一搏的模样。今年文法学院考研上岸的名单很长,但他的名字依旧显眼。因为录取他的,是法学界“五院四系”之一,被称为法学“黄埔军校”的西南政法大学。
#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
对于要考取西南政法大学,自我怀疑是张杜伦备考期间贯穿始终的心态,“在家人和研友的陪伴下,这种情况似乎会好一些,直到初试成绩公布的那一秒,心里的大石头才算安稳落地”。同时,外界的质疑也给张杜伦产生了些许困扰,很多人认为他大概率会沦为考研大军的炮灰。这并不奇怪,因为综合分析过往法学专业的考研情况,西南政法大学的名字鲜少出现。
“试试吧,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,但是既然选择了它,那就一拼到底吧!”考研期间,各种大大小小焦虑和迷茫接踵而至,专业课背不完、单词没背完、毕业论文、找工作、实习、法考等等。“这一年挺难熬的,每天、每周、每月都是无休止的背书和做题,时而乏味、枯燥,时而信心满满,时而抵触、崩溃,与孤独相伴是常态”。
外界的影响是次要的,真正让张杜伦倍感压力的是复习到后期经历的瓶颈。十一月份的时候,他已经将指定教材复习得游刃有余了。这看似值得庆祝,但实质上却意味着进步空间的压缩,知识瓶颈期的到来。“六成知识,三分心理素质,一分幸运,不论如何加减,总数在七五成以上,应当稳稳上岸了,因此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正是375分。”
这是他一直给自己设置的标准,但眼下的知识瓶颈让他不由得陷入怀疑。可焦虑没有用,寻找解决办法才是出路。背完了那就再来一遍;指定的教材熟练了,那就拓展延伸学习更宽更深的部分。这种做法的成效是显著的,专业课考试的那个下午,当他拿到试卷翻看完毕后,他就知道自己可以考上了。那不安定的百分之四十最终降为零。
# 接受是比对抗更强大的能力
法学并不是张杜伦自己填报的专业。高考结束后的他并不清楚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阴差阳错之下,他选择了法学专业。但比起幼稚地对抗,他更倾向于潜心研究。在近四年的学习里,他不断探索着这门学科的魅力,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它。
大三寒假,张杜伦被疫情困在了家中。原以为周围的同学都与自己一样还在迷茫中挣扎,却不想,大家都渐渐有了清晰的目标,加之毕业将近,各方压力突然来袭。但他没有因此陷入焦虑,而是认真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。领略过了法学的魅力之后,他发现自己梦想发展的方向也与法学有关,再结合未来想要工作生活的城市,他决定报考西政的研究生。
养成一个习惯通常需要二十一天,在这二十一天内,你需要不断适应改变。但张杜伦在适应改变时的反应与多数人不同。他说:“想考这个学校就必然要付出很多,这个过程可能很累,但这是我已经认可了的一种状态,因为付出与回报往往是对等的。”所以在决定考研之后,作息和状态的调整于他而言并不是困难的事了,他已经在心里提前接受了任何可能遇到的障碍。这让他在真正面临难题时,一切都处理得得心应手。
# 前路尚未可知,仍是脚踏实地
备考初期恰逢疫情,虽然在家,张杜伦也不曾松懈。开学之后,他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去争夺图书馆一楼的考研自习室,而是选择了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普通自习室。早上六点半起床,夜晚十一点休息,再加上三点一线的路程,他在备考时的生活,规律得近乎机械,每日的变量只有不同的知识点和偶尔更换的座位。
但这样的生活他并不排斥,机械重复的生活带来的更多是安心。他享受于这份安心之中,这一点,从他调节压力的方式中也能看出。除了常规的运动,他更喜欢通过背书来调节压力。他解释道:“备考的前期没把书背下就有点想放弃的感觉,但把书背好了就没有这种感觉了。”很多时候,压力源于前路未卜,而克服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握好当下。“背诵的次数越多,越对自己有信心,考不上的心理负担就更小了。”
考研结束后,张杜伦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。“考上研究生对我来说是起点,不能把它看做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”。对于未来,他依然斗志满满。所以在研究生开学前的这大半年,他又回到了图书馆,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。这是法学学子绕不开的难关,但考研复习时留下的沉着冷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,对他的法考复习也大有裨益。
看着自己这一年复习英语用下的两百余张A4纸、总结的五十余页精华,还有为了复习专业课,打印下来的轮番背诵的题目,张杜伦脸上露出的与其说是百感交集,不如说是云淡风轻。他就像是一个翻阅自己过往经历的老者,看起来平和、冷静。踏踏实实地走完这一程,他知道,考研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那张录取通知书,还有看待世界的眼光和面临困难的从容。也许考研的路上会错过很多风景,但达到不了山顶,永远领会不了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风景,当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之后,才明白这一路上的汗水艰辛,都是值得的。图片
文字丨阮梓熙 图片丨张杜伦
一审丨毛泓儿 二审丨周 旻
三审丨冯佳玲 出品丨肖明清